很多年以前,我从铜草花盛开的矿山,沿着父亲的足迹,来到了铜花绽放的冶炼厂,就像矿石来到了它的目的地,在有色的熔炉里翻腾,从而也深知了铜的诞生,它的每一步升华,都是一个冶炼人挥斥方遒的故事。
想象得最多的就是放铜的画面。当铜流沿着它的“河床”前行时,那是每一个摄影爱好者都想拍摄的震撼画面。然而,当铜流闪着上千摄氏度的烈焰,汩汩而来时,打流槽是炼铜职工最常规的操作。他们需要穿着厚厚的防护服,戴着护目镜。高温、噪音、烟雾,是他们时时面临的状况。为了让溜槽通畅,他们需要长时间拿着长长的风镐。这一工作密切关系到澳炉的矿石处理量。当他们手拿长镐,站在一条“铜河之滨”时,他们和铜流一起闪光,他们是最美的人。
2020年初,疫情阴影笼罩下的湖北,很多企业停产,冶炼厂却炉火未歇。二月份疫情形势严峻的时候,在密闭的硫酸净化塔里面,塔内行灯像一轮太阳,几十冶炼男儿,手挥铁锹。他们来自硫酸车间、熔炼车间、转炉车间,来自冶炼工序的每个角落。他们有的可能还是刚从夜班的岗位上下来,拖着疲累的身躯,有的刚刚走出家人担忧的视线。全厂一盘棋,共克时艰,每个人从风声鹤唳的气氛里感受了一种从来不曾经历过的危险。然而,一声令下,就是龙潭虎穴急流险滩也绝不退缩。湿透的全身,污浊的空气,他们在高塔里面的身影,定格成一幅美丽的画,同舟共济的画最是美艳动人。
我上班的任务很大一部分是通过摄像头监控转炉。每天,装铜的铜包,像一个个休眠的火山口,在转炉厂房来来往往,川流不息。行车里面操作工的面容,我从不曾见过,可我可以想象他们严谨的姿态。我见得最多的是炉后工的身影。当转炉呼啸着,绽开光芒万丈的铜花转入炉体后,炉后工的工作就要开始了。他们步履铿锵地踏入风眼机,操作机械,击打风眼,开始与铜焰的对话。这样的身影,日复一日,年复一年,成为无声的雕塑,定格在我的视线里。冶炼职工,冶炼矿石,也被矿石雕刻。高温,噪音,这些几乎是一线冶炼职工的全屏生活播放。五台转炉,四开一备。为快马加鞭矿铜生产目标,各炉台被安排得井然有序,大大加快了澳炉的矿料处理量。转炉厂房火热的生产画面,美得让蓝天和白云也醉在澳炉高高的楼顶。
2020年,我们两次蹚过一条艰难的河。七月份,盘踞长江流域强降雨的身影和雨声还未远去。那些日子,雨下得发疯一样,硫酸车间污水车间的办公楼像极了四面环水的大轮船,给当班职工的操作带来数倍的劳动量,也带来了很大风险。为了守护住污水大塘,职工操作要蹚过深水,大塘的加药处理量也比平常增加了几倍。为了守护大塘,硫酸车间从人手本来紧缺的其他岗位抽调人手,确保污水大塘安全。同期,硫酸车间十来个大罐,几万吨硫酸,就像一个大“火药库”。汛情之下,一寸土地一寸战场,尤其是环保咽喉的硫酸车间,生产危化品的硫酸车间。那段日子,大雨如注,巡检布防,一刻不松。长长的罐区,硫酸工在雨里的身影,在夜色里的身影,是坚不可摧的美。
长江告急,公司矿山尾砂坝告急。长江阳新富池上巢段江堤上,大冶有色战将集结。冶炼厂从本就生产防汛紧张的人手里再抽调退伍军人及精干力量,风驰电掣,驰援长江。登上大巴车的冶炼职工的身影,有着铜炉的巍峨和光焰。铲土方,搬沙袋,筑江堤。与蚊虫为伍,守长江之险,堤在人在,壮怀激烈。守护家园,保障生产,黑夜里与风雨对峙,困了以地为床。冶炼人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在江堤随战旗飞扬,气贯长虹。继疫情防控战的又一个战场,我们号角连营,同舟共济无惧风雨的身姿最美。2020年,我们遭逢了最大的挑战,我却于危难里看到了无数最美的身影。
2020年,我如此强烈地感受了一个强大国家带给我们的安全感,一个我们安身立命的企业带给我们的归属感。这一年,能好好地一如往常地走在上下班的路上,就是一种幸福的事情。在全球经济受到强烈冲击的国际形势下,我们的企业也会感受一丝凉意。一路前行,坦然风雨,对标再出发,改革再深化,为工作奉献一己之力,做最美的自己。我们本是铜草花下的矿石,在冶炼的熔炉里锤炼,也孕育了新生的自己,铸就了责任、担当、刚毅的品格。
铜绿山的青铜,早在几千年前繁荣了一个强大的楚国 。“中国梦”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梦,需要弘扬民族精神,凝聚中国力量。作为中国五大铜原料基地的大冶有色,我们责无旁贷!“资源报国,回报社会,成就梦想!”我们有九鼎的责任,也有长江长城的担当,双手和筋骨早已在炼铜的岁月里强健如钢。千锤百炼浴火重生,我们早已成了美丽的铜。
再或者,我是张择端,我一定要画一幅冶炼版的《清明上河图》,画上澳炉的厂房,画上转炉的铜花,画上精炼炉艳红的铜水,画上硫酸的巍巍高塔,还有那矗立了几十年的最高烟囱。当然,更要画上冶炼人在炉旁、在烟管里、在高塔上挥汗如雨夜以继日的勃勃英姿,还要画上办公楼里指点江山、中央控制室里眼观六路的冶炼人风采。要把美丽的劳动者都画上去,将是一幅巨幅长卷。
美的劳动创造美的时代,美的时代成就更美的劳动者。你我有幸是矿石,更幸运的是来到了奔腾的熔炉,为铜业强企强国的梦想添砖加瓦!
(肖爱梅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