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次偶读,看到“从来如此,便对么?”这句很耐人寻味的话。这是鲁迅作品《狂人日记》里的句子,是对当时现实的讽刺,人民麻木不堪,只知苟且偷生,不知向不合理的社会制度挑战。虽然时过境迁,但这句话“从来如此,便对么”放在今日,对于企业的深化改革,还是有其深远意义。
近期大冶有色公司开展的“对标再出发,改革再深化”活动,虽然我们不是制度的制定者、规划者,但我们是参与者和践行者,这让我们对企业生产经营现状有了更多的思考,也需要我们在改革、对标、创新过程中,敢于对现状说“从来如此,便对么”。技术人员调岗做车间管理,从来没做过;专业技师浮选工,药剂加入量远远高于常规剂量,从来没做过;电器工程师换锁芯,从来没做过;在充填体下端试探性回采有价矿石,危险啊,从来没做过……“从来如此”不代表一直是这样,但一直永远就只能这样了么,一直这样,那么这样就对么?
改革需要倾听不一样的声音,创新更要集思广益采取非常规手段,要敢于对“从来如此”说不。对标工作对的是效率,而不是总量,“捡到篮子里面都是菜”的思想要剔除。对标指标的设定也不是越大越好,比如铜矿石资源品质、资源储量。对标的指标数量也不是越多越好,少而精,逐一攻克,才可以有针对性的提升效率。对标的对象不一定是一成不变的。既可以是同行业龙头企业,也可以是本企业同期最好水平,也可以是班组之间的对标,不应该是静态的、固化的对标指标,应该是动态的,只要有利于提质增效的,都是好的对标方式,怕就怕在对标流于形式,对生产、经营带来不了半点促进,反而增加工作的负担,徒劳无功。
不改革、企业得不到发展,不对标,企业缺乏竞争力,我们应该像鲁迅先生说的那样,问问自己:“从来如此,便对么?”
(王青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