左手一只鸡,右手一只鸭,这样的场景,如果在江南,那是再平常不过的生活场景了。而在这里,在海拔近3000米的萨热克高原上,水源稀缺,空气稀薄,碱性土壤,昼夜温差大,是不可能见到离不开水的动物了吧。但是,如果把鸭换成抗逆能力强的鸽子呢?梦想总是要有的,并且总有一天会实现,萨热克职工的信念,就是这么执着。
老远就看见高原生态园了,铁艺的大门,还有“萨热克高原生态园”几个烫金的大字,在高原的阳光下,闪闪发光。生态园的布置方方整整,经过了一番精心的规划。进园的左手,是一千棵白杨。《白杨礼赞》里描述的场景在这里再现,“黄与绿主宰着”,在无植物生长的地方,一片绿也能如此壮观。这里是高原,是南疆,是戈壁与荒漠的专属,这一片白杨,为单调的黄涂上了生命的绿。白杨树笔直地向上生长,坚强、独立、向上,仿佛一个个伟岸的汉子,守护着这片土地。
最妙的是那些金黄色的高原雪菊,在白杨树下,一株株,一簇簇,灿烂着,微笑着,这里是太阳的另一个故乡吧。有一首歌曲,唱的是南疆的巴音布鲁克,“你可知道,太阳从哪里升起?你可知道,太阳从哪里落下?巴音布鲁克,太阳的故乡”。见了这片白杨,这片雪菊,让人很想放声高歌:“你可知道,和平鸽从哪里飞来?你可知道,和平鸽在这里住下,这里是太阳的另一个故乡”。
进园的右手,生态园的西北部,便是飞鸽园和天蓬阁了。这两个名字,出自职工之口。顾名思义,飞鸽园便是鸽子憩息的天堂,天蓬阁,自然是猪“元帅”的“闺阁”了。鸽子,生命力旺盛,抗逆能力强,在零上50摄氏度与零下50摄氏度的温度里,它都能生存。每天,鸽子在铁网铺设的大棚里栖息追逐,“咕咕”的叫声此起彼伏。在这高原西极,经常在天空见到的飞鸟只有雄鹰。与体型较大的鹰类比,鸽子的体型是纤细的、轻巧的。仿佛弱不禁风,却能在温差达五六十摄氏度的恶劣天气中锤炼、高飞。天蓬阁里饲养着猪“元帅”,是为了合理利用职工吃剩的饭菜,实现矿山的绿色发展、资源综合利用。猪“元帅”们,委屈是委屈了点,但自然界就是这样,物竞天择,适者生存。“不劳动者不得食”,从这个意义上看,生态园里的猪“元帅”们,也应该没什么怨言吧。
生态园的正中央,是三个蔬菜大棚,这也是职工们最先付出汗水的地方。去年7月以前,生态园还只有五个由石块、水泥砌成的闲置了好几年的大棚。职工利用业余时间,铺薄、拉绳、翻地、撒粪、去盐碱、撒种子,辛劳一个多月,盐碱地上终于长出了绿油油的青菜,碧绿水嫩的黄瓜爬满了藤架,大家都跑进园里看稀奇。大棚里种蔬菜,放在其他的地方,都是再普通不过的事情了。但在萨热克,这里的牧民世世代代吃的都是馕,喝的是羊肉汤,骑在马上,放羊牧马过一生。这一方菜园,或许能丰富他们的生活,改变一个民族的生活习惯呢。
“浇树的水管怎么布?”一声招呼把我从畅想中拉了回来。
回头望望身后的这片园地,却发现只有蔬菜大棚的菜兀自在发芽,天蓬阁里还没有猪“元帅”,只有一大群土鸡悠闲地踱着步,在啄食玉米粒。飞鸽、白杨、雪菊,还不见踪影,它们,现在还只是萨热克铜矿列入生态园规划中的一部分。春天是播种的季节,职工已经挖好了千个树坑,只要栽下了树苗,撒播雪菊种子,买回飞鸽,收获的日子还会远吗?
占金菊